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推動下,我國玉米生產過程中的大部分環節都已經實現了全面機械化,唯有乾燥環節的機械化程度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目前我國玉米生產過程中的乾燥環節主要還是靠傳統的人工晾曬方法,機械化作業比例非常低,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爲玉米烘乾設備價格太高,推廣起來比較困難。玉米烘乾塔是我國最近幾年重點推廣的一款新型玉米烘乾設備,該設備造價低、烘乾效果好、移動安裝方便、自動化程度高,非常適合在國內大範圍推廣。與傳統的玉米烘乾設備相比,玉米烘乾塔的設計更爲合理,它採用了新穎的塔式設計結構,既節省了場地面積,同時也提升了一次裝料量,另外玉米烘乾塔的供熱系統也做出了重大地改進,這一改進,使得玉米烘乾塔的烘乾效率和烘乾效果要遠遠優於傳統的玉米烘乾設備。單從外觀來看,玉米烘乾塔的結構並不複雜,其實大家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玉米烘乾塔內部的結構是非常複雜的,這一點近距離接觸過玉米烘乾塔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玉米烘乾塔的內部主要由儲料段、烘乾段等幾個工作段組成,這幾個工作段分別有不同的作用,爲了讓大家對玉米烘乾塔內部的幾個工作段有個全方位的瞭解,今天在這裏,筆者會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些工作段的結構組成及作用,今天在這裏,首先爲大家介紹的是玉米烘乾塔的儲料段和烘乾段。
玉米烘乾塔儲料段的結構和作用:
儲料段位於玉米烘乾塔最上部,內部設有勻料裝置,可將玉米均勻散落在玉米烘乾塔內部。儲料段內設有高低料位器,控制前道辦輸送設備的啓動與停止,儲料段的主要作用除了儲糧和緩衝以外,還有預熱和防止熱風短路的作用。
玉米烘乾塔烘乾段的結構和作用:
烘乾段位於玉米烘乾塔中部位置,這主要是由角狀盒組成,進風和出風角狀盒交替呈菱形佈置,水平間距約400毫米,上下間距約250毫米,烘乾段角狀盒的截面形狀呈五邊形,截面爲變截面設計,這種設計形式有利於平衡風量,保證玉米乾燥均勻。烘乾段的主要作用是與玉米進行熱與質的交換。
要想操作管理好玉米烘乾塔,一定要先去熟悉瞭解它,不管是它的工作原理、結構組成。內部構造,還是工藝流程,都要有足夠的瞭解。今天在這裏,筆者爲大家帶來了玉米烘乾塔儲料段、烘乾段結構組成及作用的詳細介紹,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有關玉米烘乾塔的資訊信息和技術知識,請持續關注本站,本站會更不定期更新這些內容。